[科技日报]创业者背后有“贵人相助”

上海108位创业导师帮扶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记

日期:2012-02-23 00:00:00 来源:科技日报
分享到:

瘦削的张元刚还未走出会场已急不可耐地掏出手机,将中标“智慧陆家嘴”的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师傅”。

电话的另一头是上海市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总经理谢吉华,他同时也是张元刚的创业导师。时至今日,谢吉华讲述起当时的情景,眉目间仍流转着兴奋与喜悦。毕竟,这位他全心教导的学生,带领着创业不久的上海泽阳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小微公司,竟从十几家上市公司、跨国集团组成的庞大竞争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举中标。摘取了“钻石”项目的泽阳从此展开腾飞的双翼。

在市科委的支持下,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组建起了一支由各界专业人士参与的创业导师团。跨越过“三年”之栏,和谢吉华有着同样“导师”身份的人已从最初的10名增长至108名,有了创业导师“保驾护航”,90%的创业者都不会担心失败。

一张创新创业的服务网络覆盖全市。创业导师队伍已服务上海科技型中小企业6266家(次),签约辅导企业近300家,系列讲座约450场,上海特色的孵化器可持续发展道路从无到有,堆砌成形,这股导师带路的创业风暴也已吹向全国。

企业最缺项搭配导师最优项

在谢吉华看来,大四时便参与研发了国内银行结算系统、曾任微软全球讲师的张元刚技术绝对过硬。然而,当初想要拿下“金桥碧云社区智能社区网络项目”的张元刚,揣着偌大的社区地图在谢吉华面前指点时,思路始终离不开“吃”。餐饮管理软件是他最熟稔的。

“想法不能太单一。”谢吉华一针见血。作为国家创新的源动力,数以万计的创新企业每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大批次的创业人员中“专才多,全才少”成为常态。据调查,相较于市场总监出身的创业者90%的成功率,技术型老总领衔的企业存活率仅仅是20%。思维偏离市场导向,无法紧跟市场的运作环境成了“工科男”创业的阻碍。

市场与战略的把握正是张元刚所缺乏的。对于张元刚的业务,谢吉华并不是很熟悉,但作为创业导师,谢吉华给张元刚传递的是经营企业的理念。即便行业不同,但是筹划的“道”是相通的。谢吉华向其提出建议,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纳入到社区智能网络中,并指出,云计算与物联网是IT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公司的发展方向要朝这方面靠拢。

张元刚接受了,也最终在竞标中夺魁。埋首于技术堆中的张元刚,目光遗漏之处,“师傅”谢吉华帮其看到了。“从碧云社区项目中所获的利益虽不大,但它是一个台阶,使企业完成了一次大跨越。”寻找职业经理人,带领由财务、管理、人事、风投组成的创业导师团队“集体会诊”,谢吉华陪着张元刚一起走过风雨波折,创业梦想实现从此有明灯相随。

企业要成功需聚拢几十个要素,不成功却只需一个。资金链断裂、核心人员流失,战略方向制定有误,市场大门扣不开等等,其中一个环节的出错便会撬动整个企业的发展,使其在创业洪流中淹没。

事实上,比起大多数年资尚浅的孵化器管理人员,由风险投资公司专家、管理咨询公司专家、大企业集团高级管理人员、孵化器毕业的成功企业家、科研院所专家及孵化器资深管理人员组成的108名创业导师可说个个都是“老法师”,拥有着丰富的实务操作经验及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手边的资源与人脉也极为丰富。创业导师团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八大成长要素,即企业管理、投融资、技术、财务、人事、法律、市场与战略对其进行引导与释疑,弥补了大量中介机构对初创企业的服务缺位。

正是“企业最缺项搭配导师最优项”的互补,使谢吉华与张元刚互为欣赏。“与其说我们是师徒,不如说我们就像一对父子。”在张元刚看来,谢吉华对自己的关爱已经远远超过师徒的关系,“我甚至会把交女朋友这样的私密话题和谢老师分享”。对于某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两人的讨论总是越说越兴奋,头脑风暴常常要刮上一整天,碰撞出了不少金点子。“我在小伙身上也学到不少东西”,谢吉华笑着说,“他让我慢慢了解了软件开发行业并喜欢上了它。”同是创业导师,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秘书长姚福根甚至用“与其说我是导师,不如说他是我的导师”来道出创业人员与导师间的良性互动。

据透露,目前进入孵化器内的初创期企业存活率相较散落在社会中的高出了近七成。如今的张元刚已是“冬季达沃斯全球青年领袖论坛”的座上宾,他动情地表示,“随着企业的逐步壮大和稳定,我非常乐意在毕业后加入导师队伍,帮助下一代的创业新成员一起渡过各种难关,让更多的年轻企业存活下来,为社会尽一份力。”这种企业家精神的传承正是谢吉华等创业导师们最乐意见到的。

夯实体系,促导师工作长效化

科技创业导师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然而,这个称谓并不给他们带来实质性的收入,相反,对于事务繁忙、抽身困难的创业导师们来说,这项活儿颇耗费精力。按照合同,他们每人每月至少要给结对企业做4小时以上的辅导。

“有一些社会地位比较高的导师只是顶了一个空帽子,没有出席过一次活动,也没有指导过一家企业”,创业导师团成立之初,姚福根曾这样告诉记者。

科技部火炬中心提出将“专业服务+创业导师+天使投资”作为全国孵化器提升服务质量的三大支柱。“创业导师”作为“三足鼎立”的一个支点,虚软不得。科技创业导师工作没有成熟的模式和经验可循。创业导师工作既要走出单一付出的公益化运作模式,还要保持常态化。而在全国一些地区,创业导师工作定位不准确、体系松散凝聚力不强,并没有带来突出实效。

三年来,上海创业导师工作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以打基础、抓落实、促创新为突破,逐渐走上了独具“上海模式”的常态化轨道。

体制机制保障是关键。在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孵化协会牵头协调,全市70余家孵化器实施具体工作的两级层面,科技部火炬中心及市科委、市科创中心、各孵化器三级阶梯式管理下,上海创业导师工作独创性地将公益性与功利性相结合,提出了双赢机制。既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同时鼓励辅导工作对导师本人事业有所助益。

举例而言,在导师“一对一”配对过程中,对来自风投的导师,孵化器会向其推荐不久将融资的企业供选择;而对来自大学的导师,孵化器则会推荐与其专业相关的企业项目。“我们倡导双向自愿、双向选择”,姚福根补充道,“‘有序配对、共促双赢’使更多的导师愿意同时签约多家企业,因为他们知道,这对其自身企业未来发展也很有价值。”

“欲将取之,必先与之”。就像大学老师配有助教,上海孵化服务团队为每一名创业导师均搭配了一名联络员,形成了“联络员+辅导员+创业导师”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服务能级的层层递增使创业导师们脱离了琐碎事务而专注于企业面临的深层次重点与难题。“联络员与辅导员在企业与创业导师间起到了很好的枢纽作用,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发挥导师的最大价值。”来自上海宋海佳律师事务所的创业导师宋海佳对此表示肯定。

创业导师是服务的付出者,同时也是服务的接受者。创业导师沙龙的搭建使不同领域的导师间有了顺畅沟通的平台。“三年来共组织导师沙龙11次”,姚福根介绍道,“导师们在沙龙中能够积累人脉、交流经验、整合资源并产生思想的碰撞。”此外,以情动人,工作浸润到了每个细节:在导师生日、家庭遇到困难、导师取得荣誉之际,关怀慰问、祝贺都会及时送达,创业导师倍感温暖。

三年来,创业导师工作不仅形成全市导师辅导服务的全覆盖,还探索出四种服务形式,即“一对一”深度服务;“一对多”共性问题解答;“多对一”会诊制及“多对多”形式。彼时,摘取“智慧陆家嘴”项目总包的张元刚在“手捧明珠”的兴奋褪去后,更多感受到的是无比的压力与困惑。“智慧陆家嘴”概念前无古人,空白的蓝图给张元刚无限的创作空间却也更难“落笔”。了解情况后的谢吉华启动了“专家会诊会”,聚集了6位创业导师一起为张元刚的项目把脉。“两个多小时的激烈讨论后”,谢吉华回忆道,“企业在技术方案上极大地打开了思路。”

创业导师们还走入了校园,以“一对多”的讲座形式,为大学中的潜在创业者“扫盲”。导师的课程已经形成了管理、投融资等四大类培训主题,其中有50多项课程固化下来。创业导师不求“大牌”,只求导师的“实用”,每2个月公示成绩的“公示机制”给导师工作既有压力,又有监督。这些举措都铸就了上海创业导师工作的丰富内涵和创新特色。

将《上海科技创业导师行动方案》作为总体框架,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基础建设、课程建设为核心,上海孵化器服务团队建立起了“1+4”工作体系,形成了责任明确、奖惩明细、制度明朗的创业导师工作机制,跳出了单一付出的公益化模式,成为了演绎上海细致的又一品牌。

“明灯”、“贵人”,创业人员们总爱用这些词来形容他们的导师。而创业导师们谈论起“为师体验”也总是神采飞扬,享受其中。(章怡佳 记者 王春)

信息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