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报]让更多创业种子健康发芽

记上海创业苗圃发展之路

日期:2011-08-12 00:00:00 来源:上海科技报
分享到:
创业要从“幼苗”抓起,这是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国内率先试点创业苗圃的心得。在接近50%的“育苗”成功率背后,是上海孵化器探索苗圃工作迈出的坚实步伐。

创业要从“幼苗”抓起,这是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国内率先试点创业苗圃的心得。对创业项目进行培育,为创业企业打下基础,创业苗圃让许许多多的创业梦想变得触手可及。自2009年启动至今,上海已经有23家创业苗圃,累计接收入驻项目842个,目前已成功注册企业或被其他企业收购的项目达402个。在接近50%的“育苗”成功率背后,是上海孵化器探索苗圃工作迈出的坚实步伐。

创业助管员寻“种子”

苗圃离不开种子,创业苗圃所需的创业“种子”从何而来?在上海大学科技园里,活跃着一群特殊的一年级研究生。他们都有着一个特殊的头衔——创业助管员。他们的任务就是帮上大科技园的创业苗圃寻找“种子”。
“我们的创业助管员分别对口联系上大的23个学院、系和研究中心。”上大科技园总经理潘志浩说,创业助管员要负责调研各学院研究生及其导师的创业意愿及需求,向在校大学生宣传国家、上海市和上海大学出台实施的一系列支持创业的政策。

遇到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或适合创业的科研项目,创业助管员会将其视为可供挑选的“种子”提供给科技园。同时,创业助管员将跟踪这些“种子”,并不断给“种子”添加养料——各种创业信息和政策。此外,创业助管员还会联系入驻在科技园的企业,为“种子”提供创业见习的机会。

在深度挖掘“种子”的同时,创业助管员还有一个任务:在研三毕业前,创业管理员要从师弟、师妹中找到下一代创业助管员。这种传承确保了上大科技园的创业苗圃有着源源不断的“种子”。

目前,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已经把上大科技园的创业助管员模式推向所有创业苗圃。今后,创业助管员们将活跃在上海的高校、科研院所,通过签订项目引进及服务协议,为创业苗圃带来更多的“种子”。

育种机制日趋完善

找到了好“种子”,如何让其健康发芽?上海的创业苗圃各有高招。不少创业苗圃依托孵化器的广泛社会资源,除了提供场地及商务等共性服务外,重点针对项目的特点提供创业指导及技术支持等个性化服务,帮助项目转化。

在创业苗圃里,一般都有不低于300平方米的场地,提供不超过6个月的免租期,以及电话、网络、传真、复印等公共商务服务,以满足创业项目的基本需求。除了合格的硬件之外,在服务上,创业苗圃为入驻的项目指定联络员,进行日常工作联络,并根据项目进展的需要配备创业导师。创业导师将帮助项目团队完善商业计划、市场分析以及技术方案等。在专业型科技创业苗圃里,还搭建了技术支撑平台,通过整合技术资源,为项目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测试、产品检测、设备租赁等系列化、全流程技术服务。

上海最早的创业苗圃——杨浦科技创业中心创业苗圃,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流程。在选苗阶段,苗圃从各种创业大赛和11家高校“种子”基地,寻找各类创业“种子”。在育苗中,有“育苗园丁”采用合约管理,进行育种评估。为“种子”提供创业培训、配送服务、资金支持,并有定期的“苗检”。在“种子”发芽后,创业苗圃建立了“种子”档案库,进行跟踪服务。

市科委也推出了针对苗圃项目的科技创业计划项目,立项共17个项目,每个项目支持5万元。到项目验收时,17个受资助项目中已有10个成功注册企业。

好“种子”成长迅速

在创业苗圃的精心培育中,好“种子”脱颖而出。上海集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原先以“呢槽滑爽耐磨涂刷料”的项目形式在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的创业苗圃场地进行孵化,创业中心安排科技创业导师为其联系指导,还为其争取到市科委苗圃项目的5万元资助。通过导师的多次指导和创业苗圃的精心培育,该项目顺利通过市科委项目验收并在创业中心孵化基地注册企业。一年后企业销售收入超过300万元,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耐磨涂料可以替代进口产品,并已经在多家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得到了应用,用户反映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