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浦区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实施意见的通知

青府发〔2009〕82号

日期:2014-08-19 16:18:15 来源:青浦区经信委
分享到:

  青浦区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实施意见

  为了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九届七次全会、区委三届十次全会精神,落实国家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积极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增强青浦产业综合竞争力,确保“绿色青浦”建设目标顺利实现,确保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现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有关精神,并结合青浦实际,就加快推进青浦高新技术产业化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青浦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性

  (一)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是青浦提升产业能级增强先进制造业发展后劲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青浦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占据青浦经济的最大份额,工业布局经历了“自由开发”到“沿路开发”到“集中开发”三个阶段,在“四区”建设功能定位、“集中集聚”发展原则、“一城五片”布局的引导下,形成了“1 5”工业园区并逐步向“1 2”过渡的发展模式。在政府规划引导和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双重动力驱动下,以“4 1”为主导产业的青浦先进制造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并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随着国务院对于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目标及对上海“两个中心”发展目标的确定,青浦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机遇和压力并存,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能级提升的任务和压力加大。青浦要抓住此次上海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机遇,充分利用高端产业增长空间放大的契机,立足自身高新技术产业基础,结合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二)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是青浦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青浦应抓住党中央提出上海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环境优美、区位便捷、上海品牌、经济后发等优势,克服因保护上海水源地而对产业选择有严格要求,目前产业集中度不高、优势产业还不明显的弱点,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新型产业体系的培育构建。要利用此次上海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机遇,通过传统制造业改造、主导产业提升拓展等,推动产业资源有效配置,实现青浦高新技术产业的新一轮发展。

  (三)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是建设“绿色青浦”的需要

  “绿色青浦”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打造“绿色青浦”品牌,关键是要实现“推进循环经济、提高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凝聚力,创造优美环境、凸显吸引力,建设服务政府、增强向心力”。打造“绿色青浦”品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贯穿于青浦区中长期发展的全过程。建设“绿色青浦”, 就是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将其贯彻落实到社会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增强青浦的综合实力,提高青浦的竞争能力。要将建设“绿色青浦”与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绿色工业区”联系起来,走“绿色型经济”的道路,实现经济增长的高质量。依据目前青浦三次产业的比重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是建设“绿色青浦”的必然选择。青浦必须尽快形成与建设“绿色青浦”相适应的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集聚度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青浦高新技术产业化,实现新一轮产业集聚、规模扩展、能级提升,对于加快推进“绿色青浦”建设,提高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快推进青浦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本思路、主要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基本思路

  一是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上海市发展战略,衔接国家、市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主动承接国家、市重大专项;

  二是咬定“绿色青浦”建设目标,将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化解发展瓶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能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是结合本区实际,发挥主导产业优势,聚焦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形成错位竞争优势,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

  四是立足上海及周边地区产业、金融、科技、人才等综合优势,通过青浦“协同辐射区”的建设,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推动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增强产业持续发展能力。

  (二)主要原则

  1.立足于企业创新能力提高,提高产业竞争力。以推动实施青浦区科教兴区战略、青浦区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为抓手,不断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培养一批创新型团队、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产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2.立足于发挥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充分利用青浦地处长三角腹地,承担着区域内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节点作用的优势,加大人才引进、企业集群、产业集聚的政策优惠力度,强化人才服务、科技服务、产业服务,引导各类创新要素集中集聚,从而形成集群集聚发展的产业链、产业带,不断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突破。

  3.明确主体载体,确保组织、责任、进度三落实。坚持以企业为责任主体,充分发挥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体作用;明确“1 5”工业园区(工业区)及产业化基地作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载体。要制定详细推进计划,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有力促进产业化项目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要大力发展能充分发挥区域经济比较优势、有效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持续推动产业链延伸和促进关联效应扩散、有效增强产业贡献率和增长后劲的项目和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还应充分考虑增长潜力、就业功能、带动效应等重要产业指标,从而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同时,增强区域竞争实力。本区将采取重点发展与配套发展相结合的策略,加快推进青浦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光机电一体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5大产业领域,配合市高新技术产业化规划,择机发展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先进重大装备、民用航空制造业及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要通过创新资源引入、集聚、提升等手段,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形成创新创业群体。

  ——增量发展。到2012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600亿元,比2008年增加280亿元左右、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5 个百分点左右。

  ——能力提升。到2012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产业领域中的比例不断上升,在主导产业内的经济贡献率更为显著。全区高新技术的发展,将通过打造自主品牌、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开发,实现区域内技术引领;通过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实现行业或产业引领。

  ——效应带动。到2012年,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光机电一体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领域的有关项目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乃至国际先进水平,配套发展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有明显增强。高新技术带动青浦经济总量、质量提升的作用明显,全区产业结构更为优化,产业集聚度进一步加大。

  三、加快推进青浦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产业领域

  (一)新材料。到2012年,产业规模达到160亿元。依托上海青浦新材料产业基地及其骨干企业,重点推进新型纺织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化;重点发展新型金属材料、精细化工材料、微电子产业用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和纳米新材料;推进生物相容材料及终端产品产业化,加快环保节能材料与新型绿色建材的产业化及其推广应用。主要集聚在青浦工业园区等区域。

  (二)生物医药。到2012年,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依托青浦生命科学产业园区及其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中药制剂、化学制剂、生物制剂、生物保健品和医药包装产业,继续引进各类制剂药品、保健品、医药包装和医疗器械领域的生产性企业,加大新药研究开发、产品制造技术开发力度,实现从单纯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的延伸和产业融合,努力打造成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基地。主要集聚在青浦工业园区等区域。

  (三)电子信息制造业。到2012年,产业规模达到80亿元。依托青浦工业园区、徐泾工业区等地骨干企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及整机开发、整机产品所需的各种专用集成电路和系统级芯片、线宽0.18微米以下的深亚微米集成电路及配套的ip库;发展移动基础设备、dsl接入、ip电信及路由设备、光传输设备;积极跟踪世界通信设备热点领域,支持3g及以上技术、ipv6 技术开发及设备生产项目,支持虚拟专用网络、基于集群网络的ip centrex、内载波信息、光通信、家庭网络、超宽带技术等热门通信技术产品开发。主要集聚在青浦工业园区、徐泾工业区等区域。

  (四)光机电一体化。到2012年,产业规模达到220亿元。依托青浦工业园区、徐泾工业区、朱家角工业区等地骨干企业,重点发展微电子材料及器件生产装备、生物医药生产设备、高档数字化家电产品生产设备、光机电一体化轻工机械设备,机电一体化工程、矿山、冶金、农用等机械设备等。主要集聚在青浦工业园区、华新工业区、练塘工业区、朱家角工业区、白鹤工业区等区域。

  (五)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到2012年,产业规模达到40亿元。依托软件园建设、徐泾赵巷商贸区发展,以及区科技创业中心孵化培育科技企业,形成新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团队。重点推动信息服务业的基础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和网络安全产品等服务产业发展。主要集聚在青浦工业园区、徐泾、赵巷商贸区、区科技创业中心等区域。

  (六)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积极承接市重大产业项目或配套市重大产业项目,发展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产品。

  1.承接核电、风电、igcc配套项目。包括核电领域关键辅助设备、控制系统、大型铸锻件,风电领域关键零部件,igcc领域燃气轮机,气化炉、电站系统等配套设备。

  2.承接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包括整车配件、关键零部件等。

  3.承接太阳能配套项目,包括薄膜太阳电池生产线、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建设中心辅助设备及相关设备等。主要集聚在练塘、白鹤、华新等工业区。

  (七)先进重大装备产业配套。利用青浦先进制造业骨干企业场地、设备、人才优势,积极承接先进重大装备国产化配套项目;依托区校、区院产学研合作优势开发特高压输变电设备、超大型输送机、大型铸锻件等产品或配套产品。主要集聚在青浦工业园区等区域。

  (八)民用航空制造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配套。承接民用航空配套项目及产品;承接海洋工程装备的重大配件、电子设备等。主要集聚在白鹤、华新、朱家角、练塘等工业区。

  四、加快推进青浦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推进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成立青浦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领导小组对推进实施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协调、指导、督促。工作小组与已建产业项目推进办合署办公,加强人员配备,加强推进力度。建立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例会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有关事项。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由区经委、区科委负责推进;有关各镇、街道及开发区、产业基地等共同做好推进工作。

  (二)明确实施主体,细化发展目标。区经委、区科委会同各镇、街道、开发区、产业基地等制定分领域项目实施方案,落实项目实施单位;加强宣传,落实各类经济成份共同参与项目实施的良好氛围;企业作为项目实施主体,要明确发展目标,制定详细的项目推进计划;加强信息沟通, 主推单位及时了解基层政策需求和急难愁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三)加大招商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凡符合国家、市、区产业导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在投资项目办理过程中享受重大投资项目绿色通道,涉及本区的相关规费予以减免;实施投资项目优先供地。每年安排一定量的建设用地优先供给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并实行优惠地价。

  (四)完善服务机制,营造服务环境。区科技综合服务平台、街镇科技综合服务站增设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窗口,面向全社会承接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信息发布、政策咨询、项目受理、技术服务、配套对接、绩效评估等工作。

  (五)设立专项资金,推动产业发展。区政府设立6 亿元的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制订青浦区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凡区内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市财政扶持的,经项目单位申请后,区镇两级按财政体制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匹配扶持。鼓励金融资本与重点产业发展对接,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发展。

  (六)完善产业政策,加强规划引导。市、区出台的财税、规划、土地、人才、科技等各类优惠政策,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项目。对于新引进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经认定后,自投产之日起,所上缴的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三税所形成的地方财力区得部分前两年100%予以奖励,后三年50%予以奖励。政府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重要项目的规划引导,加强信息服务和动态跟踪,使实施主体明确产业发展前景。

  (七)加强基地建设,形成产业集群。加快上海青浦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到2012年完成8平方公里的规划布局,并有一批产业化项目落地生产。到2012年,基地内骨干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到30家左右。加快青浦生命科学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到2012年,完成前期5平方公里的规划布局,园区内骨干企业达到10家左右。依据本区软件产业的发展,规划建设2 平方公里的软件产业园。依托区科技创业中心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品牌和资源,择机建立新材料、生物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专业孵化器,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新生力量,并可对接产业链的延伸。

  (八)加强产学研合作,完善工作站机制。政府加强产学研合作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到2012年,区校(高校)、区院(研究院所)定向合作的规模扩大到10家左右。区产学研合作发展资金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不断完善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运行机制,采取政府扶持、工业园区及产业基地环境保障,企业有偿聘请的方式,解决工作站运转中的经费和办公条件问题。到2012年,“1 5”工业园区(工业区)及产业基地内均能建成此类工作站。